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生活里总有些让人感慨:有人意外摔断了腿,术后恢复时同病房的年轻人都喊疼喊慢,他却能忍着痛早早下地,医生说这是底子好;有人查出早期病症,旁人化疗后浑身乏力,她却能按时吃饭、慢慢散步,不到半年复查指标就稳了。以上是两位是“气血肾精足”,人活一口气,这口气便是气血,而扎根的根本则是肾精。
中医讲 “人始生,先成精,精成而脑髓生,骨为干,脉为营,筋为刚,肉为墙,皮肤坚而毛发长”,这话道尽了肾精与气血的根本地位。肾精是生命的种子,从出生起便滋养着脏腑筋骨,气血则是滋养生命的河流,循着脉络濡养全身。《黄帝内经》里还说 “血气者,人之神,不可不谨养”,气血足了,人就有精神头,面色红润、手脚暖和;肾精足了,骨骼就结实、精力就旺盛,哪怕遇上个小病小痛,身体也能自己扛过去,这便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智慧,半点不掺假。
从西医来看,气血充足其实就是血液循环通畅,血红蛋白、红细胞数量正常,能及时给身体各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,免疫细胞也能顺着血液快速清除病菌;肾精充足则关系到内分泌平衡,睾酮、雌激素等激素水平稳定,细胞代谢活跃,组织修复能力强。就像生病时,气血足的人能更快吸收药物成分,肾精足的人骨髓造血功能、细胞再生能力更好,术后伤口愈合、病灶恢复的速度自然比气血亏虚、肾精不足的人快,这和中医说的 “生命力自动恢复”,本质上是一个道理。
针对气血肾精不足,我常用的基本方为:党参 15-30 克、黄芪 15-60 克、当归 9-15 克、龟甲 15-24 克、砂仁 6-9 克、焦神曲 9-15 克、鱼鳔 6-9 克、麦冬 9-15 克、五味子 6-9 克、熟地黄 15-24 克。用药方法为每日一剂,将药材加水浸泡 30 分钟后,大火煮沸转小火煎煮 40 分钟,取药汁约 300 毫升;药渣再加适量水,大火煮沸转小火煎煮 30 分钟,取药汁约 200 毫升,两次药汁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温服。此方功用为益气养血、滋补肾精,其中党参、黄芪补气健脾,为气血生化提供源头;当归、麦冬补血养阴,兼顾气血互生;龟甲、鱼鳔、熟地黄滋补肾精,填精益髓;砂仁理气和胃,防止滋补药材碍胃;焦神曲消食化积,助脾胃吸收;五味子收敛固涩,避免精气耗散,全方兼顾补养与运化,让气血肾精能补得进、留得住。
临床使用时,还需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加减,这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关键:睡眠不好、多梦易醒者,加柏子仁 9-15 克、炒酸枣仁 15-30 克,以养心安神、助眠;腰膝酸软、走路无力者,加杜仲 15-24 克、枸杞子 15-20 克,增强补肾强腰之力;面色苍白、头晕眼花者,加白芍 9-15 克、川芎 6-9 克,进一步补血活血;口干舌燥、咽喉不适者,加玉竹 9-15 克、玄参 9-12 克,滋阴润燥;畏寒怕冷、手脚冰凉者,加肉桂 3-6 克、制附子 6-9 克(先煎 1 小时),温阳散寒;心烦易怒、情绪不畅者,加柴胡 9-12 克、郁金 12-15 克,疏肝理气;食欲不振、腹胀不消化者,加炒麦芽 15-20 克、鸡内金 9-12 克,消食开胃;大便干结、排便不畅者,加肉苁蓉 15-24 克、火麻仁 15-20 克,润肠通便;小便频数、夜尿增多者,加益智仁 9-15 克、金樱子 15-20 克,固肾缩尿;咳嗽少痰、气短乏力者,加川贝母 6-9 克、百合 15-20 克,润肺止咳、益气养阴。
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篇文案分享的是中医对气血肾精与生命力关系的科普,文中方剂虽为临床常用方,但每个人的体质、病症轻重、病程长短都不同,用药都不一样。若有感觉自己气血不足、肾精亏虚,比如经常乏力、面色差、精力不济,最好还是找专业中医面诊,让气血慢慢充盈、肾精渐渐补足,让生命力真正恢复起来。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正规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